网络中国节 | 【新春走基层】贵州平塘:牛年“吹牛”

“嘘嘘…… 嘘嘘…… 嘘嘘嘘……”

在平塘县牙舟镇的少数民族同胞们,吹起了“牛”,这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一块去看看。

网络中国节 | 【新春走基层】贵州平塘:牛年“吹牛”

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张禄麒教孩子们吹牛嘘嘘

“这里有一个孔,这里有一个孔,全部堵住是一个音,放开是一个音,再放开又是一个音,就是三个音。”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张禄麒正在教孩子们吹“牛嘘嘘”。

孩子们手上拿着的,是用牙舟陶制作的陶哨,别名叫“马嘘嘘”。陶哨有十二生肖,在牛年到来之际,大家也吹起了“牛”。

张禄麒说:“在我们老百姓生产里面,就是离不开这个牛,刚好今年是牛年,今天就吹一下‘牛’。这个‘牛嘘嘘’从小就是小朋友的一个玩具,还有一个就是以前用来约会用的。这个‘牛嘘嘘’它有三个音,就是哆唻咪,融易新媒体,吹哆就是发出第一个信号,女朋友就要注意了,唻咪就是赶快出来了,以前这是我们布依族男女约会的一个用具”。

学生们享受“吹牛”乐趣

把小牛放到嘴边,对着屁股一吹,就发出了清脆的哨声。随着用气的大小和变化,哨声时而尖锐热烈,时而悠扬高亢,时而奔放久远。

“我就觉得以前听他们吹的时候,就挺好听的,今天来听张老师吹觉得更好听,但是自己吹的时候却感觉乱七八糟的。”……

“我觉得特别好玩,这个牛居然能吹得叫,听张大师吹了一遍之后,感觉挺好听的,以前也不知道这个牛居然能吹得响,然后今天学了之后,感觉还挺神奇的。”……

“我觉得这个小牛特别可爱,它尽管只有3个孔,但是它能够发出3个不同的音,我觉得这个特别特别的神奇”……孩子们边吹边说。

平塘牙舟陶,是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到现在,它的制作工艺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,它的外表采用的是孔雀蓝釉,这是一种高贵的象征。百鸟朝凤、龙凤呈祥、喜上眉梢,这些产品无不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牙舟陶制作的牛造型

而“苗龙瓶”,更是把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了制作工艺当中。“苗龙瓶”雕刻着牛头龙身的苗族图腾。传说很久很久以前,土地干旱,牛作为老百姓耕田的主要工具,与人类有着特殊的感情,牛为了老百姓特地去请龙来降雨。


学生们了解牙舟陶的制作过程

“苗族人既要崇拜牛,又要崇拜龙,所以他们就自己编造出一个图腾的图案,就把这个龙的头换成牛的头,龙身还是依然保存,所以这个图案就叫苗龙图案,在我们这个制陶上,装饰上,把这个图案运用到了我们产品装饰上面来。”张禄麒又向孩子们讲述着当地群众与牛的传说……

记者:黔南台 韦良成  郑妮 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:田 举

 文章标题:网络中国节 | 【新春走基层】贵州平塘:牛年“吹牛”

内容摘要:网络中国节 | 【新春走基层】贵州平塘:牛年“吹牛” ...

免责声明: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
本文网址:http://mt.ironge.com.cn/tspt/239810.html